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父母最关注的事,但生活中父母总是凭经验和肉眼观察孩子的健康,其实这是错误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规定,儿童保健时间应为:第一阶段满月或42天,第二阶段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第三阶段18月龄、24月龄、36月龄,很多家长以为儿童保健就是量身高、称体重、吃维生素、补补钙,然而在日常养育中我们可能会忽视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落后及行为异常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隐性营养不良等疾病,这些只有通过体检才能早期发现。
要想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及时系统保健
✅坚持定期体检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新生儿期(出生~28天龄)
这段时间孩子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先天性畸形也常在此期表现,应该做好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听力障碍、眼病的筛查。
除出生时常规的疾病筛查,满月时可添加以下体检项目:头围、前囟、经皮胆红素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耳声发射检查、各种先天畸形的排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髋关节彩超、心脏彩超,男孩可加阴囊睾丸彩超。
婴儿期(出生后28天龄~1岁)
建议分别在3、6、8、12月龄各进行一次体检。此时婴儿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疾病,应关注营养状况和生长状况。
如果第一次体检,在基础体检项目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以下项目:头围、囟门大小、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重金属筛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心脏彩超,男孩同步查阴囊睾丸彩超。如有湿疹、便秘、腹泻等过敏表现,建议完善牛奶、鸡蛋等食物相关的特异性IgE检测。
幼儿期(1~3岁)
建议每半年体检一次。这个阶段是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此阶段要注意各系统的发育情况。
可适当添加以下项目:头围、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语言发育、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心脏彩超。
学龄前期(3~6岁)
建议每年体检一次。此时孩子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是性格建立的关键期,也是进入集体生活前的准备期,应关注儿童整体的状况,注意常见疾病如近视、龋齿、缺铁性贫血等的筛查。
可适当添加以下项目:血压、胸围、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涂氟防龋齿、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重金属筛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如果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与同龄儿明显异常,可尽早排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疾病、智力低下等。
学龄期及青春期
建议每年体检一次。此阶段所有孩子都要注意关注生理发育、心理行为等状况。
建议添加以下项目:血压、胸围、25羟维生素D、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性发育评估(性早熟)、骨龄检查、胸片、肺功能检查、心理健康及情绪相关评估。
总之,定期的全发育周期的儿童体检,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中心已具备专业的团队、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力求为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